close
商量可以加強人際關係 大部分人際關係會出現問題 是因為彼此之間的了解不夠深 或是不知道對方的內心想法 互相報告.發問.商量.表達自己內心想法.聽取對方的心聲 則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了解 也是加深人際關係最佳潤滑劑

麻煩的人際關係也會成為壓力的來源 不過並非所有的人際關係都令人討厭 正面.快樂.有利的人際關係就可以減輕壓力 因為獨自思考令人煩惱事物 只會讓自己更頭痛

(一)正向的自我概念:一個人有正向概念的人,覺得自己是夠好的、是會成功的、受人歡迎的,因此表現出來的,就是自信、包容、積極、樂觀、愉快、樂於親近別人。幫然,任誰都想沾上一份愉悅的氣息,與它接近與交往。因此,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實在是影響人際關係的第一個重要因素。

 

二)對別人有正向看法的人:根據溝通分析(transactional analysis)的學者,依據人們對自己與別人的看法,將人分為四種類行:

1
.我不好,你好(I’m not OK! You’re OK!)︰
此類人總是覺得自己最不好、最不行,處處不如別人,因此對自己非常沒有信心、退縮、孤立,不敢與人交往

2
.我不好,你也不好(I’m not OK! You’re not OK!): 這類人覺得自己不好,也覺得別人不好,因此不論對自己、對別人,甚至對整個世界都沒有興趣,因此極端地退縮,不願與人交往。

3
、我好,你不好(I’m O.K You’re not O.K )︰這種人認為只有自己是好人,別人都是壞人,只有自己是對的,別人都是錯的,他們的人際關係也不好,因為他們寧可與[自己]相處,也不要與那些不好的人擠在一起。

4
、我好,你也好(I’m O.KYou’re OK)︰這類人因為覺得自己和別人雖然不是完美無缺的,但基本上, 都還算是不錯的,對自己有信心,對別人有信心,喜歡自己,也喜歡別人可以原諒自己的小過失,也可以原諒別人的小過失。因此喜歡與人溝通、交往,也才能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。「喜歡自己,喜歡別人」或「我好,你也好」的人生態度,才能讓我們活得更愉快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。

(三)人們喜歡「真誠」的人︰因此想要有好的人際關係,一定要真心待人。希望別人如何待你,你就要先如何待人,工於心計的人,可能一時看起來,目的得逞,佔了便宜,但最終是失去朋友,還是真誠相待,才能營造真誠而持久的友誼。

 

(四)人們喜歡「溫暖」的人︰ 在人際關係中,一個人想要別人喜歡他,就必須擁有「溫暖」的特質,而這個特質又必須來自他對周遭的人、事、物都抱有正向的看法。如果我們覺得人大部分是好的、他們談的事情都是有趣的,他們從事的事都是有意義的,那麼我們不但願意和別人交往,而且與他們交往時,會表現出高度的興趣、參與、認同、支持等正向態度,而傳遞出溫暖的感覺,自然別人也樂於與你接近。

  • (五)人們喜歡有能力的人︰一般來說,人們喜歡聰明、有能力、有智慧的人。一個主要的原因,可能是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,對我們是比較有利的。從「社會交換」理論(Social exchange theory)來看,一個人擁有越多的能力,表示有越多的資本來與人交換,自然也可以受到別人的歡迎了。

  •  

    (六)人們喜歡外表有吸引力的人︰研究發現,在其他條件都相等的情況下,一個外表較具吸引力的人,比外表較不具吸引力的人,來得更受人喜愛。為什麼外表吸引力這麼重要呢?Dion等人在做「印象形成」的研究時發現,人們往往根據照片中人物的美醜,而對他們形成不同的印象。如果是美麗的,人們就認為他們是比較有自信的、比較會幫助別人、比較容易與人交往、會結婚得比較早,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等等。所有的特質,都和美麗聯結在一起,這雖然是不公平的,但卻是深植人心的偏誤,因此,在人際關係中,也不能忽略外表的重視。

  • (七)令人愉悅的人格特質的人︰ 除了真誠﹑溫暖﹑能力﹑與美麗等人格特質外,人們還喜歡有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的人。和這樣的人在一起,任何不順利或不愉快,都可以一掃而光,讓人覺得前途充滿了希望。而一個悲哀、消極的人,任何時候擔心﹑焦慮,覺得沒有指望,讓和他一起的人,也都心情沈重起來,當然就比較少人想和他做朋友了。因此,積極培養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質,也是增進人際關係的要點之一。

  • 良好的人際關係,除了受到個人特質的影響外,另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溝通能力。有好的溝通能力,才有好的人際關係,而不當的溝通方式,往往就成了人際關係的殺手,我們都見到過那些講話不得體、專講人家不喜歡聽的話,或者專門批評、挑剔人的人,是怎樣的不受人歡迎了。

  • 要有良好的溝通,其實是有一些必要條件︰首先是「尊重」︰相信每個人因著獨特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,因此都有獨特的想法與需求,是獨一無二、無可取代的,如此一來才能接受彼此的差異及不同。其次是「真誠」︰其實每個人都是敏感的,若言行不一、有口無心,其實都會讓人感覺到這樣的溝通是沒有誠意的。而「同理心」是唯一能讓你真正了解他人的方法,用他的眼睛去看他的世界;用他的耳朵去聽他的世界;用他的心去體會他的世界,如此才能深切了解他人眼中的世界與意義。當然,更重要的是「傾聽」,因為溝通中,「聽」比「說」重要太多,不要忘記「人雖然有一個嘴巴,但是卻有兩個耳朵」。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gg 的頭像
      gg

      心瑀 的分享空間

      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