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善解人意,不應僅從文字上作善於揣摩人的心意去理解,其「善解」的「善」,也不能僅作「善於」解釋,它還包括善心、善良的願望這層意思。善解人意,首先要與人為善,而後才能理解人、諒解人、體察人、體現你人格的魅力。
只有懷抱善心的人,才能愛人、欣賞人、寬容人。他們深知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,懂得相互接納、相互合作、相互融洽。尊重他人的優勢和才華,也寬容他人的缺點和不足,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嚴,也寬容他人的脾氣和個性。對別人,完全是欣賞他美好的地方,而不去計較他的缺點,或者說與自己不合拍的地方。不能理解的時候,就試著去諒解,不能諒解,就平靜的去接受。
美國文學家切斯特菲爾德說:「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」。因此,人,都是需要別人的理解、同情和尊重的。推己及人,與人相處應該豁達一些,寬厚一些,所謂「禮讓三分」;與同事相處先讓三分,與長者相處先敬三分,與弱者相處先幫三分。果能如此,那麼沐浴我們的必將是陣陣和煦的春風和一片燦爛的陽光。

正向的自我概念,就是自信、包容、積極、樂觀、愉快、樂於親近別人。
任誰都想沾上一份愉悅的氣息,與它接近與交往。
 
一. 消除過度的自卑感:
當我們在身體、容貌、功課、家庭環境等方面覺得不如人時,常會產生自卑感。過度的自卑,使我們不敢接近別人,與別人正常交往,也就阻礙良好關係的建立。如何消除自卑感呢?我們應該知道,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,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的優缺點。接受自己不可改變的缺點,認識、欣賞與發揮自己的優點,你會發覺自己仍然是個有價值的人。只要自己尊重自己,別人也不會看輕你了。
  • 二. 適度的開放自己:
    孤獨寂寞的人,總是小心謹慎的防衛著別人,怕與別人接觸暴露自己的缺點,而遭至別人的唾棄。我們應放棄偽裝,表現真實的自我,坦承的開放自己,承認自我的過失,接受自己的缺陷。因為任何人都喜歡坦承而不虛偽的人,自己先摘下防衛的面具,讓別人了解真正的自己,才能和朋友產生心靈的交流與共鳴。

  • 三. 保持愉快的心境:
    任何人都喜歡和一個態度平和,心情愉快的人接近。因為快樂的氣氛就像一瓶香水,會從空氣中傳播給每個人。一個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,自然是受人歡迎的。當然人難免有心情不好的時候,但我們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,不要讓這種消極的情緒破壞了與別人間的交往。要知道,我們心中的不愉快,多半是自己製造出來的,假如我們能寬恕人、體諒人,提高對挫折的容忍度,我們可以創造愉快的心境。 

  • 四. 時常關心別人:
    你想讓別人對你感興趣,必須遵守的第一條規則是:「真摯的去關心別人」。也就是要別人關心我們之前,我們先要關心別人。行動比言語更重要,當別人遇到困難,即時伸出援手,助他一臂之力,是最具體的表現。
    五. 給予由衷的讚美:
    一種發自內心的讚美,往往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,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美,從讚美聲中肯定自己,進而對自己產生信心。所以一個受歡迎的人,一定先得對自己的關懷注意,轉移到別人的身上,試著喜歡別人,發掘別人的優點,並表現在行動上。最終你會發覺自己也是同樣受人歡迎。

  • 六. 待人謙和有禮:
    不良的人際關係往往是由於個人的自大、自大的人往往目空一切,自以為是,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或勸告,在態度上亦顯出盛氣凌人的樣子。這樣的人無法與人合作、和諧的相處,是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的。所以切勿養成妄自尊大的心理,與人相處時態度應該謙虛而自然,把一些客套話掛在嘴邊,如「麻煩您了」、「請您……」、「對不起」、「謝謝您」等。

  •  
  •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gg 的頭像
      gg

      心瑀 的分享空間

      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